首页

搜索繁体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陈叶要给她介绍病人,这让杨沐桐觉得有些惊讶。

    “病人?现在要过来么?”

    陈叶说是,给她简单介绍了一下病人的情况,“女性患者,44岁,主诉是头晕两年余,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只有60g/L,发病以来月经量变多,经期延长,所以想让她去你那边看看。”

    “照你这么说她确实应该做个妇科B超。”杨沐桐确认他不是上班时间故意给自己打电话的,顿时认真起来,“你让她过来吧。”

    “不先去挂你的号?”陈叶问道。

    杨沐桐说不用,“一会儿去缴费做检查再补也行。”

    他们俩说好了,陈叶挂断电话,对患者道:“妇产科那边已经帮你约好了,去找杨沐桐医生,杨树的杨,沐浴的沐,梧桐树的桐。”

    本来他还想给患者把号给退了,可想到已经开过检查,退不了了,只能作罢。

    患者连连点头,有些担心紧张地问:“医生,我这个不会是什么绝症吧?”

    “先不要自己吓自己。”陈叶淡定地安慰她道,“让你去看妇科,是因为觉得你的头晕最有可能是由贫血引起,而你的贫血又最有可能是因为月经导致。”

    “毕竟贫血的话,不仅你的皮肤和牙龈会有改变,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所以你会觉得头晕,精神不好,很容易累。”

    “当然,你头晕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心脏方面的,或者血管的问题,又或者是耳朵的毛病,比如梅尼埃病也会导致头晕,都不好讲,主要是目前根据你的症状,我判断最有可能是妇科的问题。”

    见他这么淡定,病人的脸色好看了一点。

    看病的人都知道,如果医生很沉默,那可能就是自己的病情很复杂,这才叫可怕。

    她松口气,接着又叹气道:“我就是这样,有时候扫个地都觉得累得不行,我还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所以体力下降,精神也不好了。”

    陈叶笑了一下,摇摇头,“你才44岁,现在这个岁数都叫壮年,怎么就年纪大了,还有大好年华。”

    对方听他这么一说,也忍不住笑起来,露出苍白的牙龈。

    只要想到对方的血红蛋白只有60g/L,陈叶便觉得她的贫血貌愈发明显和突出起来。

    “去吧,去看看妇产科,做个检查,如果真的有问题,早点治疗就好了。”

    对方谢了他两句才走,学生叫了下一个病人的号,趁着这空当,他赶紧端过杯子,拉下口罩喝了两口水。

    当医生久了,会发现再怎么少话的人上班都得变话痨,因为你少说一句病人都可能听不懂、记不住,或者自己吓自己,而再能说的人,也会在下班以后变得安静,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杨沐桐是在半个多小时后才见到陈叶介绍的那个病人。

    对方一坐下就告诉她:“杨医生,我是从旁边神经内科的陈医生那儿过来的。”

    “哦,坐吧,陈医生已经跟我说了你的情况。”杨沐桐示意她先坐下。

    接着她询问了一遍跟陈叶问的差不多的问题,然后给她开了一张B超单,温声道:“做完了把结果拿回来给我看看,咱们再说其他。”

    B超一做,果然发现了问题。

    B超报的结果是子宫肌瘤,子宫前壁排排坐似的长着三个玻璃珠大小的瘤子,看起来个头还挺均匀。

    杨沐桐告诉她:“好消息是你贫血的病因找到了,这是子宫肌瘤,是一种在妇产科很常见的激素依赖型良性肿瘤,会导致你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时间长了会造成贫血,不过不是绝症,不用害怕。”

    患者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不过……”

    她急切地问道:“听您的意思,是还有坏消息?”

    “坏消息就是你需要住院做手术治疗。”杨沐桐嗯了声,进一步解释,“子宫肌瘤很常见的,但多数没有症状,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子宫肌瘤,但也有少数人会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者是肌瘤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

    刚说到这里,患者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她:“对啊对啊,我就是这样,我还以为我是肾虚!”

    看她激动得就要喊起来了,杨沐桐笑了一下,点点头道:“所以你就需要治疗了。”

    对方又紧张地问:“这必须做手术吗?术后要不要化疗?”

    杨沐桐让她安心,“这不是恶性肿瘤,不是癌灶,不用化疗的。”

    患者松了口气,拍着心口缓和一口气,又问手术怎么做。

    杨沐桐说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手术剔除肌瘤,但这样容易复发,很多病人过了一年两年再来检查,发现肌瘤又长回来了。另一个方案是如果你已经没有生育需求了,可以直接切除子宫,一了百了,不过作为女性,少了子宫,自己心理层面上就很难接受。”

    对方一愣,半晌喃喃自语道:“是啊,子宫都没有了,还能算完整的女人吗……”

    这话杨沐桐听得一清二楚,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听说过太多次了。

    患者最终选择做肌瘤剔除术,她想保留子宫,但又担心复发的事,就问杨沐桐:“医生,我的选择对不对?”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没有对错,你想好就行。”杨沐桐坦言,“医生的义务是把每一个可能性都摆到你面前,由你自己来做出选择,身体是你的,选择权也是你的。”

    患者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杨沐桐在她的病历本上写上收住院,然后给妇科打电话,问她们今天谁值班。

    那边回答道:“小莫啊,怎么了?”

    “有个病人,子宫肌瘤的,给你们收上去?”

    “行,收上来吧。”

    挂了电话,杨沐桐把病历本递给患者,让她去办住院,“出了门诊楼往左,妇产科楼,去找妇科。”

    忙忙碌碌大半天,下门诊已经是中午一点。

    回办公室的路上收到陈叶的短信,问早上介绍过去的患者去找她没有——是的,陈主任至今都没能加上杨医生的微信。

    也不是没努力过,他也隔几天就试探一下,发个表情发点想聊天的小讯号,诸如在吗之类的,奈何杨沐桐睁眼瞎,统一给他忽略掉了。

    陈主任:就问你们离不离谱?离不离谱?!

    杨沐桐一边回复信息告诉他患者的贫血是因为子宫肌瘤引起的月亮量多导致的,一边进了妇产科楼的大门。

    也没等电梯,楼梯走了两三分钟就回到了办公室,刚洗手坐下准备吃饭,就听护士跟她说:“杨医生,你13床的老公今天过来了,说要离婚呢。”

    杨沐桐闻言愣了一下,然后才想起来13床是陈叶那个邻居,点点头哦了声。

    不等她说什么,护士就接着往下说了,“她老公一来连孩子都不看,直接就提离婚,还要分一半房子,真的是绝了。”

    她刚说完,另一个护士就咦了声,“不是说哺乳期男方不能提出离婚吗?”

    “法律是这么规定的,但要是男方提了,女方同意,就可以协议离婚啊。”

    “那13床肯定不会同意吧?她才刚生完宝宝,一直都是她妈妈照顾她,他老公就昨天上午来看了一眼就走,今天就要离婚,肯定是嫌弃她生的是女儿,好过分。”

    “你错了。”先前说话的那个护士笑了一下,道,“13床同意了,她说受够了,本来想等出院再提离婚,既然他先提,那也行,想要房子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两个女儿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