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章 大学生村官

    赤日炎炎三伏天,农历七月初的卧龙村,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红彤彤的大太阳刚刚露面,便毫无保留地释放出了她的热情,在一片蝉鸣声中敞开了她的怀抱,对着绵延起伏的大地咧着嘴笑着,闹着。

    八点刚过,地面温度就已经攀升到了30多度,也幸亏卧龙村面朝大海,背靠群山,偶有丝丝凉风从海上来,这才让等在村口,站在烈日底下的一群人能够好受一点。

    孙老爷子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微微弓着后背,满头白发,靠近了仔细看就会知道岁月已经在他的脸颊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有着一脸老人斑的孙老爷子精神头看上去倒还算不错,眼睛微微眯着隐隐有精光闪过。出生在建国前夕的孙老爷子,和共和国同龄的孙老爷子,已经在卧龙村干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了。按理说,他早就已经到了辞官颐养,含饴弄孙的时候了,但是也不知道是他恋栈贪权,还是卧龙村真的离不开他,反正三年又三年,每次换届,他都是在满村选民的掌声中颤颤巍巍的上台致辞。

    卧龙村,县志中记载是得名于三国时的一个大人物,武侯诸葛。但实际上经过有心人考证,三国时候,卧龙村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呢,后来泥沙淤积,沧海桑田,明洪武时期全国大移民,卧龙村先祖丛山西大槐树,小云南等地迁移而来,在此聚集建村。至于为何命名卧龙,这就不得而知了。

    卧龙村有两千多户人家,在这十里八村算得上是一个巨无霸一般的存在了,村里也并没有复姓诸葛的人家,孙姓是第一大姓,但却并不是人数最多的,盖因为孙姓人才辈出,当官为宦的,经商办厂的,甚至混黑捞偏门的,五行八业,三教九流的出了不少大人物,因此孙姓才能够在卧龙村占据话语权。至于人数最多的王姓,族内却大多都是庸庸碌碌的庄稼把式,贩夫走卒,人数虽众,却很难形成合力。其他几个大姓,林姓,庄姓,刘姓,陈姓,赵姓,徐姓等,人数上不如王孙两姓,势力上更是远不如孙姓,因此也就形成了孙姓在卧龙村一家独大的局面。

    孙老爷子绝对不是孙姓里面混的最出色的那一个,一个不入流的村干部而已,连正式的国家编制都没有,但是在孙姓里面,他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原因有二,一是他在卧龙村经营三十余年,也着实为村里做了几件大好事,威信在那里摆着。二是他有一个好儿子,现任滨北市市委组织部长,年仅40岁的实权副厅级干部,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有此两点,孙老爷子在卧龙村就算称不上是土皇帝,也绝对是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但是今天,孙老爷子的脸上却明显有一些苦闷,缩着手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就好像谁欠了他五百万没还一样。

    孙老爷子身后,是村委班子的一帮委员,村委主任王薄,和隋末时候的那个著名的响马有着相同名字,更是卧龙村第一人口大姓的话事人,但他却是孙老爷子不折不扣的追随者,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一切跟党走的基本原则。村委副主任孙虎臣,据说孙老爷子中意他,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名字,虎臣虎臣,老虎的臣子,由此也不难看出来孙老爷子老骥伏枥的雄心。会计陈雄伟,年龄不过三十岁刚出头,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却甘心于扎根乡村,原因很显然并不只是境界高尚,回报家乡这样简单。村委的会计,地位相当于财政局长,这是一把非领导心腹不能坐下去的椅子,陈雄伟一个外姓人,却能够深得孙老爷子的信任,所凭借的,就是他的媳妇,孙老爷子的小棉袄。

    小棉袄是个私生女,这是全村人都知道的秘密,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孙老爷子对这个小女儿的疼爱,爱屋及乌,孙老爷子对陈会计也是信任有加。老爷子有很多私密的事情,哪怕不告诉自己的亲儿子,陈会计也一定会是知情者。

    村里人都说,陈会计就是孙老爷子养熟了的一条狗,只要有孙老爷子在的地方,陈会计的脸上一定是阳光灿烂的。可是今天,陈会计却很反常的一脸阴郁,咬牙切齿的,好像随时要找人拼命一般。

    站在最后面的,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半老徐娘的年纪,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紫色的眼影平添了几分妖媚。一身得体的白色OL装勾勒出了她的完美身材,臂弯里挎着一个包包,金光闪闪,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便宜货。她就是卧龙村的妇女委员张香香,班子里唯一的女同志,没有人知道她的具体年龄,包括她的丈夫也是一样,因为她的丈夫是一个智障,小时候发烧过重留下来的毛病,能干活能吃饭,但是智商大概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线上。

    很多人都说,张香香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但是张香香却不这样认为,按照她的原话来说,她自己太聪明了,太妖孽了,所以只能够找一个智商平均线以下的男人,只有这样,家庭生活才能够和睦。

    “老书记,那个崽子好大的架子啊!我们在这等了可是有小半个钟头了啊!”

    眼瞅着阳光越来越毒辣,身上的汗越流越多,养尊处优的村主任王薄那胖大的身子有点受不了了,气喘吁吁地抱怨道。

    “你懂个球!”孙老爷子斥骂了一声,重重咳嗽了一声,吐出一口痰道:“我们是在等他么?我们等的是镇上的宋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