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5章 无耻的慕容伏允

    朝堂之上,李世民脸色巨差无比,一瞬间就对慕容伏允的印象差到了极致,尽管在之前他对其的印象也不好,而连带着他对那位还没有出嫁的公主也有了一点意见。

    尽管他心中明白这件事跟这位公主没有一丁点的关系,但心中也还是难免有想法。

    于此同时,他也准备再次写信去指责对方,而且这次的语气与上次相比,都是严厉了许多。

    但就在这时,从与吐谷浑交界处的地界之一凉州,一份军报八百里加急的传来,一下子就将李世民心中那压抑已久的怒火直接激了出来。

    军报上说,就在两日前,吐谷浑大军直接入侵了凉州,并在凉州大肆进行了一番烧杀抢掠后退了回去,在凉州当地的百姓可谓是死伤惨重。

    本身如今大唐的军队很多都集中在鄯州进行训练,凉州本就防守薄弱,而吐谷浑还是专门挑的这个时间点,在迎娶大唐公主这么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大唐朝的守军本就是防守相对于以前来说放松了一些。

    由此可以推断,这场入侵,其实就是吐谷浑方面早有预谋的。

    也确实如此。

    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在反复的思考几天后,还是不放心让自己的儿子去长安迎娶大唐公主,但这样一来,他就算是主动的背弃约定了,尽管他自己对于这般的约定看的并不是太重。

    但大唐可是不一样,不仅是大唐,几乎整个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居,将这些礼仪、信用看的十分重要。

    而自己若是不让儿子去长安迎娶公主,那可以说直接是将大唐给得罪死了,慕容伏允想到这里,不禁又开始犹豫、思索了起来。

    突然,他脑海中灵机一动,一道他自认为异常合适的方法出现在他心头。

    慕容伏允想到,这之后不管怎样都算是将大唐、将皇帝李世民给得罪死了,那既然这样,自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捞上一把。

    想到这,慕容伏允立马就激动了起来,随即就命人召开会议,定下作战计划。

    就这样,在娶亲这天,吐谷浑前往大唐的不是娶亲的队伍,而是一支军队,一支杀气腾腾的军队。

    以前的吐谷浑尽管也是经常骚扰大唐的边境,但大多数时候都不敢太过分,最多也就是抢一些粮食就离开了,再加上还有这军队的守护,尽管粮食丢了但至少百姓的性命还是安全的。

    但这次却是不同,慕容伏允也知道了接下来与大唐的关系即将破裂,也就直接让这些士兵开始都放开了手脚,这一道命令之下,士兵就好像饿狼般冲入了羊群中,见到百姓都是直接冲上去,一刀一个。

    手无寸铁的百姓见这般情形也只有赶快的逃命,将他们是双腿在跑,而吐谷浑的士兵却是骑着战马,可谓是战也战不过,逃也逃不掉。

    就这样,凡是吐谷浑士兵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血气弥漫在空中,无处不在,好似要将小草都给染成血红色。

    一直到大唐的一支军队前来,吐谷浑士兵这才带着自己胜利的果实离去,一边在马上奔跑一边还发出“哈哈哈”的笑声,就好像在嘲笑着大唐士兵的无能。

    长安城皇宫内,李世民手中拿着的军报正是述写着这次吐谷浑军队入侵的过程。

    李世民看到最后,双眼紧闭,拿着军报的手臂微微颤抖着,浑身煞气从身体中涌出,就如同那火山喷发般。

    一缕清风吹过,将皇宫宫殿大门都吹的嘎吱作响,这般情况,就好似这些门都抵挡不住李世民的气势在发出求饶般的呻吟。

    翌日早朝,李世民在朝堂上刚一提起这件事,众臣就直接群情激愤了起来,由于李世民前一天已经提前找几位重要大臣商量过了,自然而然的这份军报就开始在群臣中开始迅速流传了起来。

    尽管大唐的朝廷内部也是有派系、有争斗的,但一旦面对外敌,他们却是异常的团结,甚至可以将与别人的仇怨都暂时放在一边。

    一瞬间,整个朝堂之上全都是对吐谷浑、对慕容伏允的唾骂声,呵斥声,此刻,那股出兵吐谷浑的想法再次在众大臣的脑海中蹦了出来。

    而且与之前不同,之前的他们有这种想法完全是为了迎合皇帝李世民,而此刻的他们心中怀着这般想法却是完全出于自己的情绪。

    就连在之前劝阻过李世民的魏征,眼神中也是喷射出浓浓的怒火,甚至在整个朝堂上就属魏征几人骂的最凶,那般情形,就好似想将相隔千里的慕容伏允给直接融化般。

    魏征此人,尽管他之前在极力的劝说李世民不要出兵,但那是在整个大唐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这才如此的,至于魏征本人,从不迂腐,更不是个“善茬”,若之前有条件能攻下吐谷浑,他魏征也绝不会阻拦。

    而此刻,整个大唐经过了这三年的发展,大军也在距离吐谷浑较近的边境一直在训练着,尽管那里的地势依旧不能和吐谷浑相比,但大唐军队的战斗力算是可以保证,时机渐渐成熟了。

    不过这场朝会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却是打算先派人去吐谷浑当面斥责慕容伏允背信弃义,而这个出使的人选名叫赵德楷。

    这么做自然也有这么做的道理,一来待赵德楷到达吐谷浑后,可以探一探其虚实,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外还可以将慕容伏允的注意力吸引到赵德楷身上,以便大唐能够整兵出击。

    但这般出使也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万一慕容伏允不顾基本的使臣礼仪,将赵德楷给直接杀了或是抓起来了,这都是十分危险的。

    赵德楷此人,礼部官员,贫苦家庭出身、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为人孤傲,尽管身为一名文官,但十分的有胆识。

    应该这样说,此刻站在朝堂上的这些文官都十分的有胆识,正所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再则如今朝堂上很多都是跟随着李世民一路南征北战走过来的,尽管他们的武艺不如那些将军,但挥剑杀人还是不会眨一下眼睛的。

    就这样,赵德楷带着一诏圣旨,怀着满腔的怒火出发前往了吐谷浑,同时,唐朝早已部署在与吐谷浑边境的大军也开始有了动作。

    这些就是这三年间所发生的一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