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45章 氏族志

    这些思想已经在他们脑海中存在了几十年,根深蒂固,难以去除。

    也正是如此,高士廉这才会本能的将皇族李氏给排到那五姓七望之后,甚至这都还不是最关键的。

    要知道这部氏族志并不全是高士廉一人完成的,还有数人一起协助他,而且那些人的官职也皆是不低,可以说如今的完本是由多名高官一同完成的。

    可就是在这么多高级别官员的相互商量下,竟没有一人觉得将李氏皇族排在那五姓七望后面有什么不妥,反而是都觉得十分正常。

    一个国家,虽说权力在皇帝手上,但思想却没有统一,甚至很多人都认为那五姓七望比皇族李氏要更高,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要是某一天,皇族势弱、亦或是朝廷出台了一个不利于那五姓七望的政策,他们那些人对此不满意,而后振臂一呼,那结果可想而知。

    那五姓七望可谓是有钱有势,若真出现这般情况,最好的情况也是李唐江山生灵涂炭、国本动摇,甚至稍有不慎,便是改朝换代,江山易主。

    要知道前隋朝二世而亡的事实就在眼前,而这些五姓七望的世家大族,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真可谓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想到这些,高士廉整个人都是不寒而栗,背后冷汗直冒,打湿了衣裳,额头上也同样如此,大滴大滴的汗珠聚集,如雨点般滴落而下,在大殿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对于高士廉如今的这般状况以及先前房玄龄的小动作,李世民都是看在眼里,他威严的声音再度响起,对着身前的高士廉说道:“现在知道怎么做了吗?”

    “微臣......微臣知道了。”高士廉声音颤抖的回答道,刚才经过房玄龄的提醒,他转瞬间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这般的冷汗直冒。

    “既然知道了,那便去办吧。”李世民招了招手,示意其退下。

    高士廉也没做丝毫停留,对身旁房玄龄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后,便拿着那本氏族志迅速退下前去修改了。

    由于前期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只需要将几个氏族的名称重新排一下序,因此新修改的这版氏族志只用了一天时间的便完成了。

    而后高士廉又找来几人反复的商议,反复的斟酌,一直修修改改,以求将李世民的意思给贯彻到底。

    三日后。

    高士廉拿着新版氏族志前去面见皇帝李世民,在经过了上次事件后,尽管这一次的高士廉经过反复商议,已经确定不存在任何的披露,但哪怕是这样,真到面见李世民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在心中担忧起来。

    新版的氏族志上,高士廉几人经过仔细的商议,又结合皇帝李世民的要求,基本上将之前的氏族排序给全部打乱。

    毫无疑问,李唐皇室给排到了第一等,也是唯一的第一等;将那些与李唐皇室有关的皇亲国戚排到了第二等,同样是唯一的第二等。

    至于五姓七望的那几个高门士族,皆是给排到了第三等。

    对于这般排序,李世民只看了一眼便表现的十分满意,脸上更是挂满了笑容,当即便命人将这份氏族志发往全国。

    而负责这项工作的高士廉,此刻也终于是放下了心来。

    王权宁脑海中回想着这件事,同时也从这件事上面看出来了自己的这位结拜大哥李世民是在有意的打压世家大族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不管从修撰氏族志还是朝廷上对于官员的一些任用安排上皆是如此,要知道像前隋朝,那些世家大族,特别是以那五姓七望为首的家族,可是占据了朝廷上一大半的力量。

    尽管如今的唐朝,那些出身五姓七望亦或是依附于他们的人依旧不少,但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身居闲职,至于那机要位置,则基本上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想来自己这位皇帝大哥这次让自己主持科举的另一层意思,或许也还是想震慑一下那些名门士族的人吧。

    想来若是换做旁人,还真不一定能够顶住这般压力,至于另外一个主持人长孙无忌,王权宁嘴角无奈的笑了笑。

    长孙无忌此人心机颇深,而且对自身的利益看的极重,若是那些大家族拿出足够的利益交换,想来长孙无忌这关也还是比较好过去的。

    “砰砰”的声音响起,门外,吴伯的声音传来,“王爷,门外有客人求见,礼部侍郎崔咏福。”

    王权宁一愣,随即嘴角微笑,只觉得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

    崔咏福,姓崔,从名字上就很容易看出来,出身自五姓七望中清河崔氏之人,尽管王权宁并不知道崔咏福在清河崔氏中的地位如何,但他却是知道,这位礼部侍郎已经是如今整个五姓七望中在朝廷担任的最高官职了。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他们自己家族中的本族之人,若说在私底下究竟有多少人暗中投靠了那些大家族,想来也很难查证了。

    “知道了,请他去客厅等候。”王权宁说道,随即便再度陷入了沉思当中。

    王府客厅内,崔咏福正和另外一人闲聊着,二人皆是满脸的急躁,而仔细观察这二人间的位置,很明显能发现另外一人竟然还坐在上位,而且还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咏福叔,你说这中山王是个什么意思,竟然让我们在这里等这么久。”坐在上位的那人说道,言语间仿佛丝毫没将中山王王权宁给放在眼里。

    身旁的崔咏福听到这话,竟不仅没有任何的阻拦,反而还略带嘲讽的赞同道:“二公子,这中山王如今深受李二皇帝的重用,自然也是会嚣张一些。”

    不仅如此,从崔咏福的语气中还能听出对于皇帝李世民的看不起,甚至直呼其为李二。

    李世民由于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所以又被称之为李二,原本这样称呼也并没什么,但后来由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直接将皇位牢牢的抓在了手中,那什么李一(原太子李建成)、李三(原齐王李元吉)的都被他给杀了。